12月13日晚上11点,央视新闻客户端率先公布了全球期盼已久的大消息——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据报道,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央视的报道还告诉我们了几个重要事项:
1、协议体现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
2、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3、协议总体上符合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4、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协议有利于增强全球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为正常的经贸和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5、协议相关内容的落实,将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中方企业在对美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6、增加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进口优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7、下一步双方将各自尽快完成法律审核、翻译校对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签署协议的具体安排进行协商。
中美贸易磋商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其中“擦出火花”的时期长达一年半,经过了几次反复。终于在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当天,进行了官宣。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我的看法是:
1、这意味着中美初步、成功地管控住了分歧,没有让分歧扩大化,走向失控。中国将继续留在全球主流贸易体系内,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大利好。
2、中美的战略博弈才刚刚开始,未来道路曲折漫长。但美国想同时遏制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显然力不从心。博弈中合作、斗而不破,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基调。局部的脱钩(比如高新技术方面),仍然很难避免。至于第二阶段的谈判,难度要大很多,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
3、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有利于缓解中国的通胀压力。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可以平抑中国高企的猪肉价格;进口的大豆,则可以降低饲料价格,进而降低肉价;进口的天然气,则可以平抑气价,并让中国天然气来源更加多元化、有保证。
这样,中国的CPI同比涨幅有望提前回落到3%以下(比如在明年4月到5月份)。最终,可以给中国货币政策腾出空间。
4、协议有利于中国保持出口的稳定,而出口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换句话说,达成协议可以降低中国稳增长中对“大基建+房地产”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对于希望房价快速上涨的人来说是利空。
但协议也很难把楼市重新打入冷宫,2020年要保持经济增速在6%以上,楼市仍然要做出贡献才行。2019年全年,中国楼市新房销售有望突破16万亿,而2020年则会突破17万亿(接近中国的出口额)。
5、达成协议对于深圳、上海、苏州、东莞四大城市构成直接的、最大的利好,因为这四个城市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重镇,在中美贸易中占据最大份额。
6、达成贸易协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走稳,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逐步重返6.6左右。而未来要维持汇率稳定,就要保持中美利息差,央行2020年降息或许会比之前预测的幅度略小一些。
7、这个消息对A股构成利好,签约概念股会在下周上涨一波。而黄金、稀土、军工、房地产、猪肉等板块,或许会回软。但股市最终的涨幅,要看扩容节奏,以及未来经济增长,所以仍然存在较大变数。
但需要指出的是,鉴于特朗普常常出尔反尔,事情可能随时还会发生变化。所以上述7大影响是否完全兑现,存在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