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再度把中国楼市带入新一轮的火热之中,种种迹象表明,潜伏了仅仅一年的中国房价重新隆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各大中小城市又开始闪现买房排队抢购的场景,北京、上海、深圳等市的房价涨幅最近再创新高,就连去年遭遇“流拍”的土地在最近的拍卖中也纷纷上演了咸鱼翻身的逆转。近日,北京相继有两个地块成为新的“标王”。
有房地产专家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楼市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之后重新站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船头,尽管迫于各方的压力,房地产业没有搭上中国经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末班车,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小阳春”乃至最近的全面“井喷”,中国房地产业似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亦表现得愈发处变不惊,淡定从容。
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业遭遇了民意寒流,不少房地产商迫于资金压力纷纷改弦易辙,房地产中介公司成批撤退,地方政府陷入卖地难的窘境,中国楼市一度风雨飘摇。今年春节,就连做鞭炮生意的老板都一个劲儿地抱怨:房地产业眼下不景气,来这里甩票子的开发商都不来了。
其实,在房地产业高歌猛进的前几年,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等等利益集团化解了一次又一次调控和整顿。去年,有不少房地产商以自己跑得快为荣,认为寒流已经到来,谁先调头谁就获得生存下去的主动权;更有甚者眼看着自己前几年在“招拍挂”中火并囤积的土地而焦虑万分。我们本来以为在王石“拐点论”之后不久、牛刀和徐滇庆教授对赌深圳房价获胜之后,翻身“房奴”把歌唱的时代终于要来临,中国楼市发展会顺应民意,房价会掉头向下,没承想,那些房地产商倒是消沉了时日,但是我们热切期待的房地产业“拐点”尚未出现,而且事与愿违的是:如今房价又雄起了。
那么,在频频被查的官商勾结、丑闻不断的房地产业中,究竟是谁再推房价高企?高房价之谜为什么难以破解?“房价拐点论”难道要成为黑色幽默?房地产业果真率先实现突围了吗?通过媒体报道不难发现,包括房地产商在内的利益群体现在都是一脸无辜的样子,谁都不愿意承认高房价是他一手造成的。
国土资源部的官员日前发话说,高房价与“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无关,这既没道理,也没有根据;而且,针对有房地产商自称土地成本在房价中占四成以上的说法,国土资源部官员也明确表示,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的15%-30%,平均是23.2%,远低于其他国家。
土地财政一直是地方政府近几年来的当家菜。从2008年地方政府实施的房地产业“救市”行为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作为利益联盟的身影。但地方政府也不愿担当高房价助推手的重任,有的城市长官不但认为当地房价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以至于影响城市形象。今年3月份,被广泛关注的一份房地产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房地产业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即土地成本+总税收)所占比例为49.42%。其中,三个一线城市中,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64.5%;北京为48.28%;广州为46.94%。但是,上海方面立马否认此种说法,并表示要和报告发布单位对话以正视听。
有的房地产商自称并非暴利一族,他们称自己只赚到12%,大部分的利润都花在土地成本和各项税收上了。
难道是温州“炒房团”再度出山忽悠公众哄抬房价?甚至此前不久曝出的国家要承认由众多“戴草帽”的开发商开发的“小产权房”助推了新一轮上涨行情?面对记者这样的追问,各方给出的答案莫衷一是,这就是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中国楼市。
老百姓看不懂房价,政府官员厘不清楼市趋向,那些御用的专家学者一提起楼市就挨板砖更不敢妄言,其实,就连房地产商自己也看不懂中国楼市。
就这样,连房地产商也看不懂的中国楼市像施了魔力一般吸引着开发商和老百姓们毫无方向感地打转,转来转去却不知道新一轮行情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这究竟是不是上演最后的疯狂?
不按规则出牌不是房地产业的潜规则,房地产业就没有规则;看不懂中国楼市不是房地产商的错,看得懂了就不叫中国房地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