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的四牌楼小商圈,到现在分布各城区的商业综合体;从过去的单一消费方式,到现在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五年大建设,为老百姓构筑了购物新天地,悄然间,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0年1~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66亿元,同比增长19.8%,已接近2007年全年总量。
提篮购物 十分钟路程
8月14日下午5点,记者在滨湖新区永辉超市里遇上了家住观湖苑的朱国成一家,此时,他们的手推车里已经放上了不少日用品。朱国成说,搬来滨湖之前他心里多少有点担心。“刚开始很多朋友说,那边太偏了,购物肯定不方便,至少还要好几年才能发展起来。”可是搬过来后不久,朱国成的担心变成了放心。“现在买东西很方便,从家步行过来也就十来分钟,这么大一个超市,什么都有。”同样住在滨湖的盛媛媛感触比朱国成还要深,“观湖苑附近有一条街,我们家装修的时候,像小的五金都能买到,隔壁就是居然之家,也可以买好多东西,不用再往市里跑了。”
市商业发展规划要求,“每个大中型社区配一个菜场,建筑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服务半径不大于800米”。2010年3月31日,滨湖新区第一座农贸市场——万国农贸对外营业,规划为周边30万人口提供“菜篮子”服务。2010年4月25日,位于滨湖世纪城中的永辉超市试营业,周围近10万平方米的商业门面也提前开业。不仅在新区,老城区的配套商业网点也更加完善。大建设以来,合肥市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增至41家;40家亿元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总额近1000亿元;新增11家早餐示范企业、15家早餐示范店,设置定时早餐车网点744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9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21个。
同时,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组织实施“万村千店”市场工程,建成连锁农家店1384家,配送中心14个,农家店乡级覆盖率达到100%。
只有想不到 没有买不到
2004年,家乐福将安徽省内的第一家店开在了三里庵国购广场,就是这家卖场,从开业之初就稳坐全球来客量第一的交椅。据统计,家乐福国购店每天的来客量达6万~8万人次。家乐福华东区总经理卡罗斯现在说起这个数字时仍然是满脸的自豪:“合肥是中国GDP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这是我们投资合肥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合肥已经有十多个项目,将来还会继续拓展业务范围。”
就在家乐福紧张布点的同时,国际品牌商业连锁中的麦德龙、沃尔玛、特易购、欧尚、屈臣氏等也悉数进入合肥,抢占市场。大建设以来,投身这场商业大战的不仅是零售业,众多百货巨头也接过了合肥政府送上的橄榄枝。三里庵的大洋百货正在建设、原址华侨广场的合肥银泰中心在今年8月11日成功封顶,合肥“1912”商业文化特色街区、百乐门名品广场等项目也已落地开工。
伴随着合肥商业环境的巨变,居民消费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在百花井的瑞景店里,张程娇正在试用一款香奈儿化妆品。“以前合肥没有这些大品牌,都是去香港买或者找朋友代购,现在很方便了。”“这几年,大建设提升了商业环境,引来了众多品牌入驻,丰富了品牌架构,满足了不同客人的需求,现在瑞景名品店已有一线品牌,例如D&G、阿玛尼、香奈儿、兰蔻等等。”瑞景名品店一部经理梁敏告诉记者,“保守来说,大建设以来,我们的销售额每年都有25%到30%的增长率。”数据显示,仅仅是2010年7月,合肥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的零售额就分别增长28.9%和22.8%。
吃喝玩乐 一次搞定
记者见到窦均的时候,他正和女友从元一影城里走出来,手上还拎着几个好看的服装袋。“像原来要先去商之都,再到解放电影院,几个地方跑,浪费时间,又浪费钱。现在非常方便,一天的时间在一个地方就全部完成了。”和窦均没说上几句话,他就急着要走,原来他已经和朋友约好了在附近的餐厅吃饭,结束后还要直接去楼上的KTV吼上两嗓子。“大型卖场不仅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还能满足大家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大建设以来,一种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商业业态出现,元一时代广场、三里庵国购广场、新都会环球购物中心让合肥的老百姓体验到一站式购物的生活方式。随后,一个新的产物——城市综合体现身合肥,它所引领的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消费理念。
目前,合肥市在建的城市综合体分布四大城区,包括信地城市广场、滨湖世纪城、西环中心广场、明发商业广场等十余家。合肥市第一个打出大型城市综合体概念牌的万达广场,2009年6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集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酒吧街、5A级超高双塔写字楼、六星级酒店等于一体,建成后老百姓进来消费,吃喝玩乐,一次搞定。
·本报特约记者 何世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