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高楼“卧倒”谁之过?
6月27日凌晨5点半左右,上海一栋在建的13层楼房倒塌。
在房价再次飙升、楼市热络、地王频现的当下,塌楼的轰然巨响惊醒了谁?“万丈高楼平地起”,盖房子的人不知道了?
楼市虚火旺盛,乱象丛生,产业根基牢固与否?
楼房倒塌谁之过
“莲花河畔景苑”这幢楼房的倒掉方式,专家大呼惊奇。塌楼的原因,众说纷纭,比如,高填土引起地基移位说、特殊地质导致倒塌说、防汛墙损毁说、打地基时偷工减料说、建地下车库说、地基桩数有问题说,等等等等。
无论何种原因,都逃不了人祸。《新京报》社论认为,倘是偷工减料或地基不牢,这没什么好多说的,若非开发商有问题,便是施工方有问题,抑或监理、验收方有问题,甚或都有问题,总之是人的问题,人为的问题。倘是“河畔不宜”的问题,或防汛墙的问题,则同样是人祸。这幢倒塌的小高层不但已经成形,而且已经预售,如果是地质上不适合建筑,那么当初是谁批准建设的?如果河畔住宅地基必然疏松,有关方面缘何可以开挖、开建大型地下车库?如果防汛墙会产生对住宅地基的不利影响,那么为何会批准动工,且毫无应变准备?
《南方都市报》社论指出,楼房确实建造在临河的流沙地质上,因此要求具有牢固的地基。在建筑技术发达的今天,建设符合这样标准的住宅地基应该不属于高科技的难题。一栋房屋从图纸到最终落成,其间的全部过程都与行政审核密切相关。将塌楼归罪于自然的不可控因素,从逻辑上难以说通。
建一幢大楼至少需要六道环节: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序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等,楼房建设还涉及到现场监理和承建单位,以及规划建设局、房产局、安监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因此,人民网评论说“谁也逃脱不了干系,必须共同承担责任”。
产业乱象暴露无遗
据媒体报道,倒塌楼房的开发商为梅都开发公司,只有800万元的注册资本,其资质5年前已经过期。空手套白狼、资质过期还在盖房子,地产市场的乱象从这倒掉的楼房中暴露无遗。 今年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楼价已经实现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其中部分城市的某些楼盘,涨幅已超过30%,一时间,自买自卖、虚假抢购等恶意炒作现象频频登台。
《新京报》认为,房地产大厦的地基,只能是民众的住房刚性需求和相应的购买力保证,离开了这一“地基”,仅凭投机欲望和“过江龙”资金的炒作,房地产只能如墙头芦苇,头重脚浮根基浅,看似高大巍峨,气势恢宏,其实经不起多少风吹草动,弄不好便会轰然倒地,害人害己。
“据审计署最新调查,去年6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违规房贷逾300亿元,其中215亿元流入了房地产市场。今年新增信贷规模如此汹涌,加上一些地方政府‘保GDP’意愿强烈,纷纷取消刚实行不久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转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房地产市场。原先房地产大厦的地基就并不稳固,如今却趁着‘保八’的热浪重新‘拔地而起’,地基是否经受得住,有关方面有没有切实弄清楚?”
上海一直是全国房价指数的重点参照城市,此番楼房倒塌后,《上海商报》就说,近些年来,各地城市大多处于高速发展和扩张状态,房地产经济甚至成为许多城市的“支柱产业”,因此,难免出现急功近利以及寻租腐败现象。这幢大楼无论因为地质原因或施工质量原因而倒下,都反映了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隐忧,也是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一种写照。希望这起事故能够引起各地城市的高度关注,引以为鉴,从而对当前房地产经济及城市发展模式作出进一步反思。
老调重弹
楼房的预售制度是否合理,地产成本到底如何,围绕房地产市场的老质疑再次被媒体所关注。
“上海楼房倒塌事件再次拷问当前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因为正是这个制度,直接把房屋质量的风险轻巧地转嫁到了花钱的消费者头上。而产品质量风险让消费者承担,这怎么听也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扬子晚报》分析认为,因为是预售,开发商已经收到了钱款,这时,除了个别有志于开“百年老店”的开发商外,多数开发商在心目中已经忽视了对质量的要求。在现房销售的情况下,如果商品房质量有一丁点问题,那么购买者就会弃而放之,为了能够卖出房子,开发商在质量上只有精益求精。而现在,既然房已经卖出去,有点疏漏偷点小料也能糊弄得了购房者。于是,房屋的质量再也不会如开发商吹嘘的那样了。
据报道,有位女业主介绍说,她交款时“莲花河畔景苑”价格还在1.2~1.3万元每平方米,最近已经涨到了1.7~1.8万元。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每平方米涨了五六千元,几乎涨了50%,1.2~1.3万元每平方米就已经有了利润,否则开发商不可能以1.2~1.3万元每平方米签订合同,现在又涨了50%,利润肯定超过50%。可是有多少开发商会承认自己的利润超过50%呢?因此有媒体呼吁,楼盘倒塌提供一个彻查房产成本机会。
《潇湘晨报》直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整体虚火上升、暴利过大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放在台面上争来争去的也只是到底是地价拿得多还是房价拿得多,深刻的时代寓言是:暴利有多大,腐败就有多大。在所有的资本暴利背后,几乎都有官商勾结,有着对程序的突破,有着对监督的突破,有着对人们不能想像的底线的突破。
权利不能坍塌
网友调侃,倒掉的楼房像是行为艺术:不满开发商,嘲笑监管者,自嘲高房价。
不过,轻松不起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重庆时报》指出,除了这次倒下的13层楼,那些每每维权乏力而又投诉无门的购房者,是否一直就处于一种隐性的“权利坍塌”状态呢?对此的权利救赎又何时才能到来?
“在楼房倒塌原因调查过程中,有必要把事故当作一起公共事件。”《上海商报》建议及时公开调查信息,解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样才能够及时消弭公众疑虑,避免事故产生更大消极影响。在事故调查的初步结论尚未出来时,社会舆论有着各种各样的判断和猜测,甚至出现种种传言,都是难免的,符合公共舆论事件的相应特征。只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处置妥善,传言便会逐渐消散,人心也会安定下来。
《广州日报》则提醒,一栋楼倒塌了,以之为鉴,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职业责任、安全意识和道德良知永远不能倒塌。 借此事件重整地产市场的秩序,也该给消费者一笔地产成本的明白账。
在保增长的关键时候,政策不能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开口,安全问题更不能被晾在一边。上海楼房的倒掉是一记警钟!(姜锦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