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之间互通电话不再算长途而是算市话了;搭乘城际铁路,半个小时5个城市互通;以后,你不仅仅是合肥人,而是“合肥圈内”人了……国庆长假期间,合肥经济圈内五市发改委主任召开会议,对经济圈建设有关事项进行商讨决策。今后,合肥经济圈城市发改委主任联席会议将实现制度化,定期召开。
电:大电厂项目合淮共建共享
越来越多的居民用上空调,要是大热天的停电了真要命。可是合肥人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合肥最高用电负荷已达272万千瓦。随着合肥地区经济跨越式的发展,用电负荷还将大幅增加,预计“十二五”末合肥市最高负荷将达到600万千瓦。
然而,合肥目前装机只有130万千瓦,电源供电能力缺口将达到470万千瓦,急需上马新电源项目保障合肥地区用电安全。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合肥市难以在短期内新建满足“十二五”期间用电需求的电源项目。为此,合肥市与淮南市将共建直供电厂建设,大大缓解合肥市电力需求的压力。
据悉,合肥淮南共建电厂项目拟建设2×1000MW汽轮发电机组。有了后盾,合肥人不再担心电不够用。
食:合肥庐江舒城共吃一篮菜
合肥人最怕本地菜短缺的时候,那意味着买外地运输来的菜要花更多的钱。在这次会议上,5市发改委主任商量,合肥将加强与六安、巢湖等周边地区合作,建设专供合肥市场的蔬菜基地,作为合肥市蔬菜基地建设的重要补充。
同时,合肥将发挥自身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重点合作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蔬菜产品。在庐江、舒城等地区建设10万亩供肥蔬菜基地,主要生产早春、秋延和越冬反季节优质瓜果菜和叶菜类等。在六安、巢湖等地合作共建的蔬菜基地区域,规划布局区域性蔬菜中心批发市场。
有了周边蔬菜基地的供应,合肥的菜篮子范围将大大扩大,合肥人不但可以吃到品种更丰富的蔬菜,也不用担心买不到本地菜了。
行:半小时5城互通的通勤圈
在合肥工作,在淮南居住,以后再也不需要等到周末才回家了。早晨搭乘城际铁路来上班,晚上再回去,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已,其实跟坐公交车的时间差不多。5个城市要真正成为“圈内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得交通先行。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介绍,目前,合肥经济圈内建成、在建和拟建的铁路客运专线有合武客运专线、合蚌客运专线、合福客运专线、商丘-阜阳-合肥-芜湖-杭州铁路、合安城际铁路等。合肥经济圈将有效利用这些客运铁路,使其兼顾城际铁路功能,打造合肥城区和六安、巢湖、淮南主城区的“1小时通勤圈”乃至“半小时通勤圈”。
此外,合肥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向经济圈各市、县延伸对接的力度。公路交通方面,东向巢湖,合马路改造全面完成,裕溪路高架桥开工建设,环巢湖公路正在积极推进中;西向六安,合六路出入口改造、合六叶高速及长江西路高架建成通车;北向淮南,合水路正在全面改造,合淮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着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六安、巢湖、淮南三市城区已进入合肥“一小时通勤圈”范围。
水:圈内联合供应将同饮一江水
随着合肥市区规模的扩大,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也必须先行。而目前合肥市区供水水源已显不足,需再建设施扩大供水量,满足城市供水要求。
据悉,未来合肥经济圈内将统筹安排城市水源建设,进一步挖掘董铺、大房郢、众兴水库水源地的供水潜力,完善建设巢湖为工业和应急战略备用水源地,新建龙河口水源地,谋划建设响洪甸水源地、长江水源地,构建以龙河口水库和淠河干渠引水工程为主体的城市双水源供水体系,满足合肥经济圈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
未来,圈内人除了将同饮一江水之外,合肥经济圈内还将建设一体化的城市供水管网。以大别山区水库群为主要水源,巢湖为应急战略备用水源,长江为远期供水水源,以合、六、巢、淮城市群为节点,建设龙河口引水工程,联结六安-合肥、合肥-巢湖、淮南-合肥原水管网,逐步实施合肥经济圈城市联合供水。
网:信息资源共享圈内共用一区号
未来,圈内人士互打电话,不再算长途收费;随意奔走在5个城市之间,再也不需要付漫游费。借鉴“长株潭”通信一体化、“广州佛山”通信同城化的做法,“通信同城”项目将作为合肥经济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重大战略项目,资费、服务和网络三个方面都将一体化。
记者了解到,未来,圈内城市通信网将合并为一个大本地网,统一区号,号码有望从7位升级到8位。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让百姓享受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在会议上介绍,目前经济圈信息一体化建设已经启动,完成了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广电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前期调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