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隐性次贷
今起,美国政府在接管房地美、房利美——“两房”两年多后,终于对这由政府依法发起设立的两大私营企业开始了进一步的、宣告并决定其命运的表态。外媒报道称,美国白宫 [楼盘 论坛]计划最早将于本周五提出改革方案,让“两房”从房屋按揭市场上逐渐淡出,并逐步弱化政府在抵押贷款市场的角色定位。
我们知道,美国“两房”之所以会演化至今肇致被退出市场的命运,说到底还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资产质量出现了问题,而更为根本性的基础原因乃次贷违约率的递次攀高,而次贷违约率攀高则是因为贷款代理人和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对贷款人的基本特征、还贷能力和抵押物进行审慎、科学的评估。在这种情势下,倘若房地产市场一直向好还好说,房价一直涨,工资水平即便不能提高也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房贷断供的现象就不会出现(问题被暂时包藏起来)。但当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波动,作为抵押品的房产出现大幅度贬值,就有可能引发断供潮并进一步将金融企业拖入流动性危机的魔爪之下。
由彼及此的思维告诉我们,在目前的中国现实中,许多人在贷款买房时,一些单位领导心甘情愿地与员工串通一气为其开具虚高的收入证明,这早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了,如本来年薪10万的开成20万。可是,银行在这一虚高收入证明的基础上放贷,金融安全就会踩入不确定性之背后的陷阱。再加上倾几代人之力的购房者比比皆是,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中又存在多大比例的隐性次贷?房地产市场一直向好,房价一直上涨还好,但如果房价反其道而行之了,我们的金融,我们的经济能承担得起吗?
金融产品:力求简单易懂
的确,现今的世界真的是平的了。君不见,早在2008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住宅经济复兴法案为“两房”提供总额高达3169亿美元信用以支持其摆脱困境之际,就爆出消息称,中国政府是“两房”债券的最大海外购买者,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而来自美国财政部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6月份增持了以“两房”债券为主的美国机构债达55.87亿美元,公司债1.37亿美元和美国上市的公司股票4.87亿美元。标准普尔也曾经在报告中指出,截至去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
显然,又是这些勤劳、勇敢而又憨的可以的中国人替山姆大叔埋单;尽管你可以找出一万条平衡自我心态的理由。然而,吃一堑长一智总是应该的吧!替老美埋单,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也好,机构购债也罢,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吃亏的历史深深地铭刻着我们在金融投资领域运作的手段之初级,知识之匮乏,经验之欠缺——由此而吃亏,打掉了牙自己往肚子里咽,那也得忍得住。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问题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的!但凡涉及到金融的,尤其是涉及到诸如住房抵押贷款甚至是抵押支持债券(MBS)这些名目繁多的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对一般老百姓而言,往往有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复杂的初始“纠结”。甚至有时不要说普通人,即便是业内人士也难解其究,要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大纵深地实践消化,多半是难知其所以然的。然而,更为深入的思考便会发现,人类有史以来的坎坎坷坷表征出这样一个思维哲学的“秘密”:实际上,那些过于复杂以至于受众难以理解的事物,其背后往往隐藏着诸多不便(不想)示人的动机和目的,而这些隐藏在复杂表象深处的动机和目的,其根本诉求乃在于自我获利——而极其极端者则可能是包藏祸心!当然,这也并非要绝对排除有人在自我获利的同时相对为他人谋利创造条件,甚至以为相对方谋利为产品启动的由头。
故此,金融这门科学的确是复杂的、不简单的。唯其如此,但具体到金融产品本身,则应该尽量是简单的、易懂的、易操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