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将建3.5万套公共租赁房”的消息一经发布,即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的关注点集中在“这么多套公租房怎么建”以及“什么人能租公租房”的问题上。昨日,记者从市住房保障中心了解到,有关我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相关办法正在制定和审议中,不久将出台。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我市的公共租赁房可能通过三种模式建设,租赁人群主要包括中低收入家庭和“夹心层”等。
由于今年我市3.5万套公租房的建筑面积高达135万平方米,如何建成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记者了解到,我市今年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有望通过以下三种模式实现:一是由政府出地、政府投资、政府管理。二是吸引社会机构参与建设。即由一些员工较多的企业出资建设,首先满足自身员工公租房的需求,同时向社会提供公租房的房源。三是政府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由各类企业通过市场方式取得土地,然后建设公租房,同时企业拥有这部分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都由政府核定,并给予许可。
哪些人群将成公租房的受惠群体呢?据透露,虽然具体管理细则尚未出台,但我市已有了初步意向。据悉,“夹心层”、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以及符合申请廉租住房条件家庭将成公租房受惠的主要人群。
对于“夹心层”的定义,不少人感到模糊不清。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夹心层”是指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又买不起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未来以下五种情况可能归入“夹心层”定义:一种是城市无房户,即具有一定年限的大连市户口的无房家庭,上述年限需等待公租房管理办法出台后确定。二是住房困难家庭,包括直系亲属无购房自助能力人群。三是收入比大连市社会平均工资高出一定比例,但无购房能力的家庭。目前,市住房保障中心已针对我市市民收入进行调研,并将以此作为依据,确定上述比例。第四种是新就业大学生,即有接收单位、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刚毕业大学毕业生。对于这部分人群申请公租房,我市可能放宽对收入的限制。第五种是参与建设公共租赁房的社会机构内部员工。这些企业为解决员工住宿问题而积极建设公租房,其员工也将优先受益,同时,这部分人群申请公租房的收入条件可能有所放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