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散兵游勇式走街串巷回收方式进行引导与规范,整合二环路以内的流动收购人员,实行人员培训,统一服装,统一车辆,统一管理,逐步实行持证上岗”,“规范目前废旧金属回收市场……在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建立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昨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了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两项规划,其中透露合肥市将在未来10年内逐步实现对废品回收行业的一次“脱胎换骨”。
要对一个庞大城市的废品回收和加工产业系统与科学化管理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昨天的会议透露,当前在合肥市从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站点和个体经营网点等的就有3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流动收购的又有上万人。每年各类废旧物资资源量约有150万吨,回收约70万吨,回收率约为47%。各类废旧物资年回收价值约20亿元,因此,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潜力巨大,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明显,但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目前问题明显,规范和有序发展十分迫切。
按照规划,今后在征求居民和物业同意、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90%以上的社区设立比较规范的回收站点,并且使社区回收亭站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衡器、统一收购指导价格、统一车辆,以及统一管理制度和经营规范等。市长吴存荣建议,建设固定的回收场所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投入,推行流动回收车可能会更加环保、机动,因此他“建议将来小区可以和居民约定好时间,比如每周日上午去收废品等”。
依据规划,将来合肥市拟在主城区建成一个较大的现代化旧货(跳蚤)市场,同时在三县区域内建设两个面积较大的集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于一体的再生资源产业园。
更为重要的是,规划明确要规范废旧金属的回收市场,将选择一定规模和经营规范的废旧金属回收企业作为试点,探索对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企业中建立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说白了,就是要建立重要品种的“备案登记制”,“有人来卖电缆、窨井盖、设备、贵金属这样的重要品种的所谓废品,首先要登记身份证,收购人员要通报公安部门,对物品来源进行调查。否则不得进行拆解和销毁。”吴存荣说,如果废品收购人员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报警,将会按照销赃定性并吊销营业执照。(合肥晚报—记者 朱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