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房地产半年报
如果给合肥的房地产市场写一部历史,相信今年上半年的楼市一定是精彩的一章。从新国八条、省六条到合肥限购令,调控政策不断加深;从不断攀高的准备金率到购房者屡遭“贷款难”,资金开始不断抽离楼市;从合肥地铁1号线到北城地块的火爆,购房、盖房半径不断扩大。重压之下的合肥楼市给人的感觉是优惠更多了,房价没怎么涨了。
房产新政频出 房价套上“辔头”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在上半年购房置业的市民,感受最大的是,房价在上半年放慢了“脚步”——没怎么涨了,而这一切最大的因素来自政策的收紧。
1月26日,新国八条出台,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3月中旬,省六条发布,其第三条谈及的是未来调控的一个重要方向——地价!
3月末,合肥市限购令以及房价控制目标同期出台。这是在收回之前的限购政策后的修改政策。限购令的出现让合肥市民第一次体会到购房是一种权利,而这个权利的基础是拥有的房产数以及户籍。
合肥限购令要求在包括瑶海、蜀山、包河、庐阳四个老城区实施限购,本地人“限二禁三”,外地人“限一禁二”。也就是说本市居民已有一套住宅的最多可再买一套,而外地人如已有房产则不能在合肥新购住宅,投机者几乎没有入市的可能。同时,包括滨湖新区、政务区、新站区等开发区或新区都不在此列,也让上述的房产商松了一口气。
限购令给住宅销售的压力是全面的,而这个政策的副作用是挤出资金,商铺一时间炙手可热。
开发商出现花钱“买”钱
在政策不断施压楼市的同时,资金也主动、被动地撤离楼市,上半年在合肥买房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贷款难”。“以前是银行找着我们贷款,现在是我们花钱找银行放款!”在一次采访中,有房产商感慨,现在的银行缺钱,把他们的房款攥在手里不放,使得开发商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要花钱去“买”钱。
开发商遭遇到放款难,更加弱势的购房者就会屡屡遇到贷款难。上半年,合肥不断传出有银行开始停止办理房贷业务。与此同时,银行的利率在悄悄提高,目前正有蔓延的趋势。即使是首套房也难逃1.1倍利率的命运。更有甚者,某银行要求购房者先垫20万,一个月后才可以贷款20万元,购房人纳闷,“我要是有20万,还要找你银行贷款干什么? ”
资金监管让钱先“冻”着
买卖双方的资金池都在缩水,而上半年另一个重磅政策——“预售资金监管”,它的副作用无疑使得开发商的钱不再能直接揣进口袋,或者辗转腾挪于各个项目之间,必须保证项目完成之后才能完全抽回。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冻结了开发商资金链。
就在各类资金开始远离楼市的时刻,公积金的待遇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原先不针对公积金的优惠现在有了,原来不支持公积金的楼盘可以公贷了。这样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有公积金的职工不再受冷落。另外,商贷转公积金贷款从构想变为现实,也让更多人能够省下不少利息。公积金越来越“实用”。
交通改善扩大购房半径
除去政策、资金,今年上半年的合肥多条高架通车以及地铁1号线带来的预期让合肥人的购房半径开始扩大。另外,知名房企进入北城大手笔地拿地,也让人们看到了合肥楼市的“盘子”在扩大。
今年上半年,马鞍山路高架的通车为合肥的南北新添一条快速通道,这让住在滨湖的家庭感受到快速直达市中心的便捷。更大的便捷在后面,地铁1号线首次公布了方案和时间表,而这也让很多沿线房产商看到了机遇。 “以前我们是壮着胆子把地铁写到项目宣传页上去,以后虚线就要改实线了! ”有开发商告诉记者,地铁无疑让合肥楼市的半径扩大很多。
就在大家开始因为房价、交通把房子越买越远的时刻,一些知名的开发企业也不再囿于西南,大举在北城拿地,买房、盖房的半径都在扩大。
保障房任务开始常态化
如果是今年上半年买房的人,最大的感受是房子涨得不多甚至比以前优惠还多了一点。这样的感受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基本吻合。除了政策调控、资金压力,保障房似乎给房价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显现。不过,相信随着保障房成为硬性任务纳入政府考核,未来上量的保障房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影响。
“今年的保障性住房,今年10月份必须100%实现开工建设。 ”6月13日,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政府第84次常务会上,为合肥市保障房建设定下严格的时间表。
据统计,今年合肥总共将建43580套保障房。 1~5月份,全市已经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18669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2.84%。预计6月底前将开工60%。 “10月底前,所有计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必须实现100%开工建设。 ”吴存荣说,合肥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任务、有需求、有资金,各部门要做的就是在运转环节上加快进度。 “合肥今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量占了全国的4.3‰。比周边城市都要多。 ”吴存荣说,这么多的工程量,合肥完全可以超额完成。(记者 强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