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9年,我市肥西县和庐阳区被列为全省基层医改试点县区;2010年9月,基层医改在我市全面铺开;2011年7月,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扩大至非政府举办医疗机构……我市基层医改的新实践已经显现出成效,逐渐打造出基层医改的“合肥样本”,老百姓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看病就医重归基层。
基层机构摒弃“以药养医”
目前,全市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自今年7月开始,基本药物零差率继续“扩容”,市民在一些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买到“平价药”。据悉,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9月~2011年6月期间,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次均门诊费、次均住院费分别下降了39.32%、38.21%,医疗机构药品收入也下降了43.36%,城乡居民就医费用支出明显减少。
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失去了药品收入来源的基层医疗机构应如何谋划发展?我市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探索。在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获悉,该中心患者次均门诊费和住院费都在下降,可总收入却达到了243万元,同比增长48%。“患者回归,门诊量一上去,收入就跟着提高了。”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绩效考核实行“三七开”
“过去,大家一样辛苦,可收入差距很大,我们聘用的每月也就1000多元,可编内人员最低都能拿到2500元左右,很不公平。”在包河区烟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黄永凤说,她过去属于聘用人员,通过竞聘上岗、同岗同酬,如今每月收入都有3500元。她同时也坦言,实施绩效考核后,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明显提升,到社区看病的附近居民也越来越多。
其实,像黄永凤一样的聘用人员工资的大幅提升完全归功于实施了正确的绩效工作考核方案,充分调动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各县区都调整了绩效工资结构比例,即基础性绩效工资占3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70%,同时根据承担任务和岗位类别不同,设置岗位系数,重点向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倾斜,“绩效工资开始发挥出作用,一些卫生院每月收入差距都达3000元,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
新农合推出“一站式”服务
今年,全市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参保105.91万人,城镇居民医保124.02万人,新农合参保244.5万人,基本实现了新农合、居民医保的横向并轨,职工医保也将走向市级统筹,届时,广大职工在市内医疗机构可以自由报销。据悉,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也有所提高,城镇居民、大学生和参合农民分别提高至16万、22万和10万元,新农合报销比例也由过去的35%提高到48.81%,未来5年计划达到7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持续下降,老百姓逐渐享受到基层医改带来的实惠。
“以往,一些困难群众到医院看病后,符合大病救助的还要到民政部门去办理,如今不用了。”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新农合推行了“一站式”服务,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就医出院时费用直接结算,在得到新农合住院补偿的同时,就可以拿到民政部门的大病救助,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也免去了繁琐的办理程序。 ·桂侠 许超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