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刚开始出现“验房师”时,很多老百姓都觉得稀奇,作为帮助买房人在收房前挑“毛病”的人,“验房师”一度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欢迎。可几年过去了,验房师这一新兴职业并没有成熟起来,相反,不少较早起步的民间验房机构业务正在萎缩,有的甚至已经关门。记者采访发现,还没有正名的“验房师”让这一行业始终游走在边缘。
验房业务有减无增
宋斌(化名)的验房公司成立于2005年,算是合肥比较早的一批验房机构之一。在头两年,一个月的收入大约在四五万元左右,按当时一百至两百元不等的收费标准来计算,一个月至少接到两百多单验房业务,“经常是还在现场,就接到好几个预约电话,有时一天根本跑不过来。”宋斌告诉记者,可现如今一个月只接到四五十单业务。无奈之下,公司的验房师也不得不减少了一半,作为一家专门从事验房业务的公司,宋斌感觉到经营维系下去的巨大压力。
宋斌说,业务的萎缩并不是因为行业竞争激烈,现在合肥的验房公司并没有增加,正规的长期的验房公司不过十来家。有少数发展不错的验房机构,验房仅仅是其中一项业务,“仅靠验房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市场验房需求并不少
经开区的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就是找了专门的验房公司,“他们带着一些很专业的设备敲敲打打了好一阵,然后出具了一份整改报告,我就拿着这份报告让开发商一一整改。”程女士说,“对于房子,我们是门外汉,专业验房师肯定比我们懂。”
有程女士这种想法的市民其实并不少,很多市民表示,上百万的房子,一般都不会吝啬花上两百元钱请专业人士把把关。
也正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催生了民间“验房”这一行业。但无奈的是,这一新兴行业,国家从未有任何机构公开予以正名过,迄今为止,依然停滞在“自发的民间机构”上。
专业“验房师”实无资质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合肥验房”,查到的验房机构大约有二十家左右,名称五花八门,有不少都是装修公司附带验房业务,收费基本差不多,多以200元起步,2元/平方米。
安徽最早从事验房业务的一家装监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都一样,没有一家是正规的验房公司,因为迄今为止国家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对于‘验房师’这个行业有过相关的规定。”一位业内人士也说:“所谓的‘验房师’资质都是假的,也没有正规部门统一组织对‘验房师’的培训。”稍正规的“验房师”则是一些从事与建筑业相关的人士,一些经营年限稍久的验房机构则完全是靠“口碑”在做业务,所谓的技术规范也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曾有个比较有名的“验房师”管理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培训“验房师”,并颁发资格证,但后来发现,该协会根本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授权,培训毫无资质。
采访中,大部分验房公司都向记者表示自己有资质,但最多只能出具工商营业执照。记者昨日采访了工商、城建等多个部门,均表示目前没有对“验房师”的监管。
验房报告缺乏法律效力
合肥律维律师事务所谭家才律师表示,“验房师”所出具的验房报告,其实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谭家才认为,由于“验房师”为新兴行业,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相关法规来规范该行业,对“验房师”的资质也没有做明确的划分,“验房师”验房后出具的验房报告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另外,由于“验房师”是受业主单方面的委托,并未与开发商或装修公司形成约定,开发商或装修公司可以不承认这份验房报告。
不过,验房报告可作为打官司时的参考依据。现实中,“验房师”检验出的问题,大部分是给业主提供一个与开发商进行商定的依据,双方进行协商解决。
“验房师”何日能成“正规军”
“这个行业自身混乱,而且一直缺乏监管。”在安徽首推验房业务的王建这样坦言,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从业者欠缺资质,服务参差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验房师”市场的不成熟。目前完全靠口碑生存的验房行业,一旦再频频发生一些负面案例,又会给这个行业以致命的打击,很可能就会面临消亡。
随着人们对房屋质量越来越关心,“验房师”这个行业亟须正名。要想使“验房师”市场规范起来,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监管起来,才能使行业得以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