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我市当前大力实施的城中村、旧城改造工程温暖民心。然而,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这项民生工程将举步维艰。记者昨日从市土地储备中心获悉,日前,国家开发银行鼎力支持我市90亿元贷款,用于土地储备。这笔资金的注入,有望大幅提升我市城中村和旧城改造进度,为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提供动力。
雪中送炭旧城改造
市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该中心会同市财政、国土、规划、审计和各区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改造政策,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加大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了解,合肥市近年来先后实施了胡小郢、梅山新村、北新庄、双窑洞、龚洼、杨小郢、韩瓦屋等38个城中村和危旧小区改造,累计拆迁房屋面积约57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面积246万平方米。昔日一个个土地利用效能低下、生活环境恶劣的危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而今已成为设施配套、生活方便、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功能齐备的文明新社区。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城中村和旧城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改造资金从哪里来是我市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次融资贷款90亿元,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拆迁安置房建设等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所需资金的压力。”该负责人表示,微观上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旧城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宏观上将有利于促进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工业立市如虎添翼
城市化进程离不开资金支持,工业化进程同样需要资金推动。国开行90亿元信贷除满足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需求外,还将为我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作出贡献。
市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一些建在老城区的老旧工业企业,土地储备部门通过收购土地盘活资产,为企业“退市进园”、“退二进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一些开发区(园区)可通过申请土地储备从而获得资金,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据悉,近年来,合肥土地储备中心先后收储30家企业2100亩土地,盘活土地资产100.58亿元;收储上市开发区(园区)土地2261亩,为园区建设注入资金87.16亿元,有力促进了江淮航空工业园、铁路北货场、大兴镇农产品物流园、长安微汽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合肥潜力”赢得信赖
“在当前国内银根紧缩、各银行纷纷收紧信贷闸门的大环境下,合肥能争取到90亿元贷款额度,实属不易。”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工作于7月21日启动实施,到9月2日正式获得审批,其间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赴北京同国开行洽谈合作;土地储备、财政(投融资办)等部门齐心协力,为贷款的快速获批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贷款申报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组织市直各相关部门,与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全面开展政银对接,并要求市财政(投融资办)、土地储备中心等部门一日一报,及时反映与国开行的合作动态和工作进展,亲自协调解决贷款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财政(投融资办)、土地储备中心与国开行无缝对接,克服任务重、时间紧等诸多困难,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在很多环节上倒排时序、争分夺秒。
“90亿元贷款额度获批虽然与合肥市所做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关键还是国家开发银行看好合肥的发展潜力。”合肥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国开行对合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