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家”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在房价“高高在上”的今天,梦想真的成了“梦想”。国家不断地出台政策调控房价,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不仅限于对商品房的监管,保障房的建设才是满足普通人“家居梦”的捷径,而在这一方面,有关的“功课”好像差了很多。
原因种种 保障房不“保障”
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复杂,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地价问题。土地供应由政府“一家垄断”,地价高低由政府说了算,而各地政府又是靠“土地财政”支撑的,所以地价很难降下,地价不降,房价自然“水涨船高”,所以说商品房的调控过程不会太顺利。但是,老百姓不关心过程,他们只关心结果,能不能买得起房成为他们评判国家调控的唯一标准。实际情况是,能满足老百姓需求的路不止一条,而大多数人却只能在商品房市场“苦苦挣扎”,不是商品房有多么“实惠”,而是保障房根本无法“保障”。
跟商品房比较起来,保障房的利润真的不值一提,土地出让价格低,房价低,利润率低,即使开发商愿意做,政府也不愿做,这是保障房建设困难的根源,所以才会出现政府有钱修高速公路,有地建高尔夫球场,却无钱无地建设保障房的怪现象。不建归不建,建成的也是不好的。有很多的保障房虽然建成,但是位置偏僻,距市中心较远,基础设施配置较差,即使入住,也没有“家”的感觉。即便有少数保障房建得还算令人满意,但是也不见得就会分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保障房分配过程中充斥着太多的不公平。这些原因导致保障房根本无法“保障”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房屋供需矛盾无法解决,人们只能无奈地“仰望”高的离谱的商品房价格。
大势所趋 保障房需“做强”
保障房建设本来是用来缓解我国住宅供需矛盾的,但由于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反而加剧了这方面的矛盾。所以,在国家全力调控商品房市场的同时,对保障房的要求也重新提上日程。因为要想引导房地产市场走向正轨,保障房项目绝对不能忽视,这是房市的两条腿之一,保障房搞不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不会健康。商品房市场虽然活跃,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为了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而存在的,因为就目前来说,商品房的价格水平与我国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人人买得起商品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住房方面的矛盾还是很尖锐,真正满足人们住房需求的还在保障房方面。所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大多数人住保障房,少部分收入高的住商品房,大势所趋,面对保障房资源的严重不足,国家必须要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了3600万套保障房的硬性指标,其中,2011年的目标是1000万套。政策导向可以理解,但是要切忌“欲速不达”,不能为了完成数量指标而无视工程质量,具体实施过程还要加强监管,确保公平,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这样对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发展、住房供需矛盾的缓和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不能将保障房“补课”儿戏化。在“责任”与“利益”面前,我们更希望看到“责任”,这才是国家生存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