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地产掷下12亿元竞得了深圳本年度“最大的地块”,该地块位于深圳郊区的坪山新区,出让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该地块的面积并不小于前几年的“年度最大地块”,表面上,深圳出让大宗地块的能力并无改变,但这难以掩饰深圳“只剩下不足60平方公里土地可供开发”的事实。
尽管深圳的建设用地红线问题尤为明显,但北京、广州、上海也难以置身事外。随着这些一线城市可出让土地面积逐年下降,土地财政显然不可持续。
深圳用地逼近红线
深圳这个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正在为越来越有限的可供出让建设用地发愁。
“同样是弹丸之地,与香港相比,深圳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可以用浪费来形容,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可开发建设土地情况中,本身已是土地资源匮乏型城市的深圳是最困窘的小兄弟。”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一连串数字让深圳的困窘情况变得不那么抽象。“深圳陆域1991平方公里,面积只相当于1/8北京、1/6天津、1/4苏州、1/3上海及广州。目前深圳纳入储备管理土地217.52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为65.65平方公里。邻居香港的面积为深圳一半,目前未批未拨土地322平方公里,是深圳的1.5倍。”业内资深人士李亮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特意向记者展示这段业界盛传的描述。
事实上,业界多年来常用深圳的粗放式用地情况与香港作对比。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2000年,深圳GDP每增长1亿元,土地资源消耗就相应增长24万平方米;而在同期,香港GDP每增长1亿港元,建设用地相应增长仅为2000平方米。
“10多年前,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时至今日,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仍未摆脱粗放式发展的怪圈。”上述研究中心人士指出。
关于深圳土地供应量告急的信息早已密集出现。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的报告披露,2010年年内准备安排新供应住房用地总量为97.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用地为6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用地为37.2万平方米。业界声音指出,与2009年相比,深圳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减少近六成,其中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减少近七成。
2011年,深圳市安排新供应商品住房用地为30万平方米,这一数字比2010年骤减不少。此外,129万平方米的城市更新商品住房用地成为了新拓展。2012年,深圳市安排新供应商品住房用地为4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商品住房用地70万平方米。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对外指出,每年供应3平方公里土地才能满足深圳房地产市场需求。从2002年开始,每年实际土地供应都不超过1平方公里,最近两年甚至连0.5平方公里都无法满足。
在上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人士的眼中,深圳新增土地供应量有减无增,早年围海造田的方式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他强调,如果单凭这些增量,目前最多只有4到5年的发展空间。因此,只能希望通过旧改、城市更新来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