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绿地等四家公司12日联合以54.3亿元的底价拿下上海南站商务区地块,楼板价1.1万元/平方米,此地块成为上海今年以来的新总价“地王”。这是自11月27日以来短短半个月内,诞生的第8个“地王”。
岁末“地王”频现,引发人们对未来楼市的重重猜想。新一轮“地王热”将会给楼市带来哪些影响?是否意味着楼市进入触底反弹上行通道?
“地王”频现房价又要开始吹“泡泡”?
自11月27日至12月12日,半个月里,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到二线城市南京、苏州,土地市场相继诞生了8处“地王”。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地王”一词强势回归,让不少正在观望的购房者有些恐慌:平均每两天就出一个“地王”,2010年那轮“地王”扎堆出现后房价稳中有升,这是房价又要开始上涨的信号吗?地产中介的判断则更加直接:
“面粉”涨价,“面包”当然也要涨价了。
一些楼市新动向则更增添了这种担忧。数据显示,自9月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逐月小幅增加。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仍继续上涨,北京、上海等十大重点城市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环比双上涨,部分重点城市房价甚至超过调控前。
“地王”频出,房价翘尾楼市就此触底反弹要“由冬入春”了?
“‘地王’不具有风向标意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等专家认为,从此轮“地王”的特点看,不能就此判断房价就要大涨。
地块稀缺性较强,不具备普涨条件。
“购房者对地价推动房价上涨的担忧很自然,但市场环境与两年前大不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一部分优质地块卖出高价并不能代表整体房价水平,与地块本身的稀缺性关系更大。
据了解,此轮诞生的地王多为中心区域稀缺地块,且面积相对较大,一些地块的起拍价就已经是“地王价”。如11月27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朝阳区农展馆北路8号一地块,挂牌出让起始价为20亿元,建筑控制规模59152平方米,以此计算,起始楼面价即高达3.38万元/平方米。
即便是地王价格创新高,但多是“贴底价”成交。
一般判断“地王”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区域性土地单价破历史最高,二是溢价率超过100%。据了解,12日诞生的上海“地王”拍卖起始总价为54.3亿元,起始楼板价约为1.1万元左右/平方米。而最终成交价也是54.3亿元,属于“贴底价”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