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配套措施决定成败
虽然整体方向向好,但整体的改革试验并非没有疑虑。
“假如张三村特别富裕,农民都是百万富翁,李四村非常贫穷,农民身价几千元,如果自由流通交易,最后张三村的村民把李四村的土地都购买了,那么李四村的村民何去何从?如果由此产生不稳定因素,其政治和经济风险谁来埋单?”上述国土部土地利用司相关人士表示。
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曾表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放弃农村集体用地自有自用原则,“因为农村集体用地是一个法定概念,既然是一个法定概念就具有自有和自用性,张三村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张三村集体,就是只有张三村村民可以自有自用,为何李四村村民来享受张三村村民的土地权利?台湾的土地可以进行交易,那也只能进行种植而不能盖房。”
对于这样的担忧,浙江省政府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也早早地考虑到了。
“农民把房屋、土地等都抵押出去,若拿着几十万元出去,做小本买卖,赔了怎么办?最后肯定是由地方政府来埋单,但如果不这样探索,农村经济很难搞活的。”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人士表示,“比如李四村的土地被张三村收购了,那么李四村的土地就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大型养鸡场、种植业等,从种植到生产到包装等,发展农村白领经济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种改革肯定会伤害部分贫穷的农民,但只要我们留着资金为这些贫穷农民兜底,应该问题不大。”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夏鸣也站在温州这边,“(如果不允许土地流动)那意味着张三村的村民永远在张三村,永远是农民。”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与改革相匹配的配套措施。例如,沈岿就认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有赖于财税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地方政府靠土地来经营城市的趋势。农民的利益被剥夺,但随着农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农民也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不公平。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矛盾会越来越激化。“立法最大障碍就是土地财政问题,这需要中央的改革勇气。”
在温州试点取得进步的同时,必须要建立配套措施。一位发改委官员认为,改革必须同时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土地财政”问题。地方政府不依赖土地财政,才能规矩做好本职工作,维护经济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完善房地产税,削减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其次,官员考评问题。必须取消唯GDP论,让官声成为官员升迁的依据。
再次,税收体制问题。要让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否则,若没有配套措施,改革固然会有进步的一面,但也会摁倒葫芦起了瓢。“该官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