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障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已在一些城市有试点。北京在研究政策性租赁房的相关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人群,有望可以申请政策性租赁房。北京城建集团去年获得的朝阳区北苑南区居住项目用地首次配建政策性租赁房。
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解决住房保障资源与户籍挂钩的问题,上海、重庆等高房价城市均已明确保障性住房分配将覆盖外来人口。此外,多个城市还推出了“公共租赁房”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困难。
这一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之后的“第四种保障性住房”,将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和在城市就业的外来人口等“夹心层”。
上海正不断拓展住房保障“兜底”的范围,拟推出公共租房住房,将住房保障覆盖面从城镇户籍人口扩大至有基本稳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重庆市公租房主要出租对象是重庆市主城常住人口中的“3+1”群体:“3”指的是城区原住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在主城区打工的外来农民工,在重庆市主城区工作的尚无购买商品房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江苏省公共租赁房也将致力于解决毕业参加工作不满5年的新就业人员、非就业地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难题。
特写
栖身农民房
白天工作在深圳市环境优美的科技园,做着体面的脑力劳动,傍晚下班了,许秋霞(化名)却必须在拥挤的公交车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她的栖身之所——梅林关外民乐村的农民房里。
许秋霞从重点大学工科专业毕业后,和男友一起来到深圳,虽然两人都有五千多的月薪,可还是只能寄居在关外的农民房里。
“虽然我们俩每个月总收入能超过一万元,可是在深圳这样的高房价城市,还是只能省着点,想早点买上自己的房子。”许秋霞算了一笔账,如果在关内租一套一房一厅的小区房,月租大约需要2200元,而他们在关外民乐村租的一房一厅只需要700元,每个月光房租就可以省下1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