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 崔新生
上海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 印堃华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尹伯成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分析师 薛建雄
编者按:
“夹心层”将实现住房美梦寄予公租房,但并不低的租金让“公租房”尴尬成为“公主房”。北京市住建委日前公布近期开工的3个公租房项目的成本租金,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公布初步测算的公租房项目成本租金。不过,每平方米每月高达二三十元的租价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有的甚至比市场价还高。
据了解,在全国率先开展公租房建设的重庆,公租房的租金基本控制在市场租金的60%以内。而在香港特区,由政府提供的“公屋”租金仅为同地区市场价的25%,解决了将近1/3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
事实上,这一被称为中国内地版“公屋”的住房新型态,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不少质疑,比如“排外”是否合理、执行时会不会像经济适用房一样被富人“揩油”,建设的巨额资金投入从哪里来等都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门槛
“排外”恐成败笔
尽管公租房已经在解决城市夹心层问题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还是有观点认为,公租房标准并不完美。北京方面,公租房暂不向非京籍申请人开放;上海则将外来人口申请资格的门槛设置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由于没有确定规定年限是5年、10年还是20年,上海的公租房政策显然也有着许多混沌之处。随着业界对公租房的标准争议升级,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的申请标准才算是合理?
印堃华:上海公租房意在解决在上海工作的流动人口的困难。事实上,申请设置某些条件也是必须的,否则“鱼龙混杂”难以实施。申请人至少应有稳定的工作,基于社保全覆盖,上海对缴纳社会保险金的年限有所规定是合理的;而北京的“公租房暂不向非京籍申请人开放”,目前看起来确实是不太切合实际,根本无法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困境。
崔新生:客观来说,我国部分地区“排外”的公租房标准有一定的理由,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操作的。而更关键的原因或许在于,这些城市主要是想先将本地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解决好,不然对不少城市,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可能会出现乱套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