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合肥经济圈”五市合肥、淮南、巢湖、六安、桐城交出了这样一份非同寻常的“考卷”:GDP总量4741.2亿元,占全省的38.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1.6%;人均GDP2.4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725.6亿元,占全省的35.2%。经过五年多的集聚发展,“合肥经济圈”成为我省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和巨大引擎,已跃升为安徽新的增长极。
经济圈“扛鼎”作用明显
迈入本世纪,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一体化、同城化,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拨开区域竞争的“重重迷雾”,每一个快速崛起的地区背后都有“经济圈”的“推手”和中心城市带动发展的“影子”。东北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西咸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经济圈”,是支撑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动机”。而在我省周边,南京经济圈、徐州经济圈等也闪烁着夺目光彩,创下骄人业绩。不可讳言的是,与此相映照,我省谋划已久的“马芜铜宜”城市带、“两淮一蚌”城市群,因为多重因素,难以成型。在中部崛起的大潮中,去年,安徽以GDP总量12263亿元,位列中部六省第四位;但人均GDP仅20002元,排中部六省之尾。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中,去年合肥市GDP2702亿元,而武汉市GDP5515亿元、郑州市GDP4000亿元、长沙市GDP4500亿元,差距明显。
洞察其中因由,不难发现,中部六省“前三甲”的河南、湖北、湖南,经济圈的“扛鼎”作用、中心城市的“砥柱”作用功不可没。由此可以看出,安徽与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的发展差距,主要差在以省会为中心的经济圈或者城市群。2009年安徽省经济总量比湖南、湖北分别少2878亿元、2783亿元,而当年“合肥经济圈”经济总量是3840亿元,比“长株潭城市群”5506亿元少1666亿元,比“武汉经济圈”8000亿元少4160亿元,并且差距比2008年分别增加301亿元、388亿元。因此,要实现安徽在中部争先进位,提升安徽在全国位次,都需要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安徽要加速跨越、率先崛起,须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圈,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作为“旗帜”引领和支撑。
2006年10月,我省正式提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战略构想。2008年5月,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8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若干意见》,正式将“省会经济圈”名称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并将淮南、桐城纳入其中。去年3月,合肥、六安、巢湖、淮南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围绕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以及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等,广泛开展合作。至此,“合肥经济圈”容姿呈现,在全国雄姿英发的众多城市群、经济圈行列,有了“安徽版图”。
一体化同城化加速推进
五年来,“合肥经济圈”风雨兼程,在风起云涌的区域发展中勇立潮头,奋力搏击。
推进重点专项规划编制。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完成,“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合淮工业走廊”规划通过评审。由五市跨区域编制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合肥经济圈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同时,编制完成了“合肥经济圈”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规划以及“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生态保护、旅游发展规划六个专项规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开工建设合淮蚌高铁客运专线,合肥黄山福州客运专线,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南客站,阜六铁路等。加快淮蚌高速、北沿江高速马鞍山巢湖段、新桥国际机场、机场高速连接线、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合裕及派河航道建设。六安、巢湖、淮南、桐城四市城区全部进入合肥“一小时通勤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