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恢复通车只用了30个小时
事故善后,能不能再“慢”些?
追尾事故的善后工作的确进展迅速,几天之内,就完成了救援,清理,排障,通车等程序,甚至已经完成了第一笔50万的赔偿,原来在事故处理上的“中国速度”,也可以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是不是一切都来得太快,太有“效率”,也太例行公事?如果是这样,血的教训就换不来真正的反思。
搜救结束后被救出的小伊伊
要不要给“奇迹”一个机会
灾后救援,德国很“慢”
在铁道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为什么宣布救援行动结束后,在拆解车体的时候仍然还能发现生还的女孩子?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则表示,“这是一个奇迹”——人们当然希望多出现奇迹,因此,一定要给奇迹留一点出现的机会。
1998年6月3日上午11点,时速200公里的德国ICE城际快车出轨并撞上一座桥梁的桥墩,共造成101名乘客死去,105人受伤。在事故发生后7分钟,第一辆救援车就赶到了现场,同时还有两架直升机从汉诺威起飞加入救援,两个小时之后已经有足够的救援人员在现场工作,在搜救中共动用了19架直升机和46辆救护车,共有40名医生,268名非医疗救援人员和190名德国士兵进行搜救,可以说救援能力更强于温甬铁路追尾事件,但在如此强大的救援能力之下,现场救援却一共花费了三天时间,之所以效率如此“低下”,是因为救援方要对名单上的每一个死者进行确认,6月3日午夜,检察官更下令对搜救出的尸体全部进行解剖。此次车祸现场一共死亡99人,直到6月5日搜集到98个人的尸体,并确认最后一具尸体已经因粉碎无法还原,营救工作才宣告结束。 我们的救援效率是不是太高了?
2005年4月25日造成107人死亡的日本福知山线脱轨事故发生后,由于福知山线类似于中国的轻轨,乘客都是临时上下车,救援组不得不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反复搜寻,直到确认失踪人数为零才停止搜救。
尽可能“慢”的搜救,既做到了尸体与名单一一对照,万无一失,客观上也给“奇迹”的发生留下了机会,而温甬铁路追尾事件发生仅8个小时后就宣布现场找不到生命体征,救援行动基本结束,甚至在很多遇难者遗体都未能抬出的情况下,就准备开始清理车厢,如果我们的挖掘机动作再稍微快一点,连小女孩项炜伊的“奇迹”都不可能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