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上电视

    由于《百家讲坛》近年的火爆,学者能否上电视、电视可否造就明星学者、学者与电视应该是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又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这些相关问题的讨论中,虽然也有人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但学者上电视利大于弊似已成为总的舆论导向。比如,早在2005年,当《百家讲坛》的知名度与收视率均处于上升趋势时,已有报道指出:《清十二帝疑案》的热播初步打通了电视传播学术的“肠梗阻”,“学者使电视深刻,电视使学者浅薄”正在成为过去时。2006年,由于易中天、于丹等学者的迅速窜红,又有了“让一部分学者先明星起来”的说法,“学者与电视结合的形式将成为今后电视节目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成为一个重要判断。与此同时,在相关调查中,有44.0%的人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明星学者。这样的调查结果似乎传递出如下信息:学者走上电视并成为明星不仅是满足电视之需要,而且也是满足公众之要求。而在这些声音中,陈丹青先生的观点显得尤其突出。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陈丹青不仅指出了学者上电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做出了如下推想:“孔子要是活到今天,绝对霸占电视台;胡适、鲁迅、陈独秀活到今天,坦然上电视。”在此基础上,他还为学者上电视找到了一种学理的依据:

    转型中的社会与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拒绝媒体?大家不去塑造媒体,必定被媒体所塑造,这是不言而喻的。听说易先生的节目被嘲骂,那么其他节目怎样?很高明、很清雅、很严肃吗?

    我来开一份小的名单:二战前后欧美一流知识分子、艺术家、学者,都曾经高度重视媒体。譬如大诗人庞德、大哲学家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瓦、大学者约翰·伯格、大哲学家及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等等,均深度涉入公众媒体,不仅利用,那还是他们在事业盛期或晚年的重要工作。萨特失明衰老后,放弃写作,全力主持电视节目,向全国和全欧洲人民说话,一说就说了10年。约翰·伯格在BBC主持多年系列节目,几乎影响到70年代后的欧美文化形态。

    由于近些年陈丹青在公共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他的思考与发言也就具有了某种权威性。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其后凡是涉及学者上电视这一话题的报道,大都会引用陈丹青的这一说法。这样,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介入媒体的价值选择似乎也就成了中国学者可以也应该上电视的有力佐证。

    然而,如此一来,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了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因为在进入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对如下前提做出追问:同样是上电视,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有何不同?西方学者如萨特等人是作为知识分子介入电视的,中国的学者在进入电视时究竟以何种身份出场?知识分子固然不应该拒绝媒体,但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却会对作为电视的媒体存有戒心?我们固然可以假定鲁迅、胡适活到今天可以坦然上电视,但他们上的是谁的电视?是中央电视台还是鲁迅、胡适等智识阶层开办的电视?《百家讲坛》能够接受鲁迅的价值观吗?鲁迅在《百家讲坛》之类的电视节目中能够寻找到自己的话语表达空间吗?如果不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出清理,我们所做出的相关判断就会变得轻率和草率。

    基于如上理由,我觉得有必要进入学者与电视之关系的更为复杂的格局之中。

    一

    关于学者上电视的相关思考及讨论是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的,其讨论的背景是:著名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介入到《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等电视栏目的策划中,著名楚辞研究专家文怀沙参与策划并主持《北国风》,杨东平、郑也夫参与《实话实说》栏目的策划,朱正林参与《读书时间》的策划,而著名栏目《东方时空》因有一批各学科硕士、博士的策划与制作,从而使节目的品位有了显著提高。于是,“学者介入电视,改变了电视节目固有的思考与表达方式”等观点开始出现。(5)1999年,随着一些专家学者被请进电视台,特别是随着余秋雨在电视台的频频露面,关于学者上电视的负面议论开始形成(学者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而不应该总是想着在电视里混个脸熟),于是有了余秋雨的正面应对和呼吁。他认为:现代学者应该亲近电视,不能回避电视,因为文化最需要电视。他针对那些反对文化人上电视的意见指出,现在电视缺少文化,如果再反对文化人进入,那么电视发展就成了问题。(6)

    从一般的意义上看,学者介入电视或许不应该受到过多指责,因为这种行动确实有利于改变电视的生态环境,提高电视的文化品位;在学理的层面思考,这也是精英文化改造大众文化的一种有益尝试。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学者介入电视之后对于学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学者的主体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释放?电视作为一种强势媒体,又是如何转化、利用和整合学者的资源的?

    让我们从学者与电视的早期联姻说起。根据相关研究,学者一开始介入电视的方式大体有三:一是创意策划,这种策划并非成熟的策划,而不过是凭借感觉给节目出点子,提想法。由于点子被当做秘密武器多次贩卖,以致催生了一批面目相似的电视节目。二是撰稿,这算是一种深度介入,其作用等同于枪手。三是做嘉宾,如《实话实说》中的学者嘉宾和《今日说法》中的法学专家,其作用也各不相同。(7)在第一种方式中,学者应该只是创意策划的参与者之一,他们的点子或许催生了某类电视节目,却并不能保证电视节目按其预想的样子发展。以《实话实说》为例,此节目应该是学者介入电视的成功尝试,节目定位体现了一种清明的理性精神和回到常识的努力,这应该是学者思想的一种体现。然而由于主持人崔永元的离开,《实话实说》却步入低谷。这不仅是因为电视的“主持人媒体”特性决定了更换主持人即意味着“伴随原主持人共生的许多定义性的东西都将发生改变”,而且在于崔永元后来意识到此节目名为《实话实说》,但他却“不是实话实说”。节目后来的运作与节目定位的矛盾最终让这档节目走向没落,从而也对学者的创意构成了一种嘲讽。

    第二种方式无须多谈,因为所谓撰稿大都是命题作文,学者在既定的主题之下展开思考,可供其发挥拓展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很可能他只能在写作技术的层面尽其才尽其用。第三种方式与前两种略有不同,原因在于学者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但以嘉宾的面目出现,学者只能成为节目的配角。这就意味着在既定的话题之下,他无法完整地呈现自己的想法。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专家学者的被邀请只是为了增加话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时候,学者有可能成为电视节目的摆设。即使是在以学者为主角的访谈类节目中,学者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呈现自己的思想也大可怀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陈力丹先生曾有如下感受:“我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专家访谈节目,策划人事先早已确定了节目的基调,我基本依据写好的步骤和要点说话,几乎不可能使用学术性语言,20分钟的时间也不可能谈出多大深度。还有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回答只能是简单的几句话,那些话绝对是常识,用不着由教授出面来讲,只是为了增加权威性。教授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电视台的工具性符号。”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再来进入学者与《百家讲坛》的关系网中,许多问题或许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从表面上看,学者进入《百家讲坛》开坛讲课是与前三种方式大不相同的一种形式,因为这时的学者既不是幕后策划者也不是作为嘉宾的点缀者,而仿佛就是电视节目的主人——他可以用45分钟的时间从容展开,详细讲解,这一次讲不完还有下一次,但长时间成为镜头中人并不能保证他主体性的发挥,因为讲什么和怎样讲并不是学者可以自己做主的,而是受到《百家讲坛》制作理念、节目定位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关于这一点,已有大量报道行世,兹不赘述,但我依然想以一个例子进行补充。在《百家讲坛》讲过唐史的孟宪实曾对《百家讲坛》与自我的关系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原文如下:

    感谢“百家讲坛”的编辑们。他们其实是一个“教练组”——魏学来、兰培胜、林屹屹,“主教练”是张长虹。他们很耐心,很专业,很辛苦,也很善于学习。他们是电视传媒的专家,对电视的观众需求、兴趣等也很有研究,所以能在你讲话习惯中发现哪些是观众欣赏的,哪些是观众不喜欢的。他们不仅要改正你讲话习惯中的不适合部分,还要时常给予鼓励。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能够在讲座内容上提供很专业的建议。称他们为“教练”,算是我的“发明”吧。想起他们的默默贡献,作为一个参与讲座的“运动员”,内心充满感激。

    把自己比做“运动员”,把《百家讲坛》的编辑制作人员比做“教练组”,这固然是一种谦敬之辞,但如此比喻不是也形象地说明了学者进入电视之后的受动性吗?众所周知,运动员是赛场上的主体,但如何比赛却不是运动员可以擅自做主的,因为他必须贯彻教练组的战术思想才有取胜的可能,于是运动员常常成为赛场上受动的主体——他是参赛者但他同时也是教练意图的执行者,他的主体性仅体现在他对教练的意图落实得是否到位。可以说,《百家讲坛》后来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训练了一批坚决贯彻教练意图的运动员,而运动员的成绩(收视率)又反过来强化了教练的训练意图,肯定了教练的训练方案,并把后来者置于一种无条件接受训练方案的状态。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取消或阉割学者的自主性为代价的。

    关于学者上电视后自主性的丧失,西方学者早已做过相关论述。布迪厄(PierreBourdieu)指出:“上电视的代价,就是要经受一种绝妙的审查,一种自主性的丧失,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主题是强加的,交流的环境是强加的,特别是时间也是限制的,种限制的条件致使真正意义上的表达几乎不可能有。”而深度介入电视的中国学者王鲁湘也坦率承认:“主体立场的丧失是知识分子进入电视的一个必然代价。你要转换到这个角色,就必须接受这个条件。以中国目前情形,任何一个媒体的话语空间都是有限的,电视的话语空间更狭窄一些。”这样的反思是必要的,但是,进入《百家讲坛》的学者却大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反思。易中天倒是说过:“学者和电视台的对接,做好了是‘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做坏了就是‘双输’,

    学术失去了自身品质,电视失去了广大观众。”但这样的思考应该是平面化的应景之作,它没有体现出一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思考水平。

    当然,我们马上也会形成如下疑问,进入《百家讲坛》的学者有思想吗?他们究竟是一种怎样类型的学者?若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大概依然需要面对《百家讲坛》的制作理念和筛选机制。

     二

    《百家讲坛》完成了从“学术电视”到“电视娱乐”的转型后,便把传统文化通俗化、历史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传奇化当成该节目的制胜法宝和制作理念。而策划的选题既定,编导便开始了按图索骥的过程。许多报道表明,编导挑选学者的要求是一看有无学术功底,二看讲课水平高低,前者保证了学者介入某一话题的权威性,而后者则保证了演讲的生动有趣。在所有对学者的要求中,编导的侧重点在于如何淡化学术味道,如何讲细节、加悬念,使讲稿变得和剧本一样,却唯独不对学者的思想进行测度。不仅如此,但凡有一些思想的萌芽,编导也要对它进行修正和调理。我们来看一看制片人万卫的说法:

    让他们列提纲,第一讲要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写出来。一般来说,整体结构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都做得比较学术,内容也基本上是论文的方式。然后我们告诉他们哪些是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改,这时候冲突就出来了。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反应是“让我讲这么简单的东西?”他们老是觉得目的是传授他们的观点,我们觉得观点可以在讲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往外倒,主要是细节的东西。比如有个讲《红楼梦》的老师,讲的过程中滔滔不绝地讲他的观点,他不知道把观点和细节联系在一起。观众能坐在电视前看节目,必须要有悬念。传播方式必须是线性的,单线条的,但是学者喜欢横着走,提出个观点,然后四处旁征博引论证观点。

    观点应该是思想的结晶,但在《百家讲坛》的讲述中,观点却不能够从容展示,因为细节才是讲述的重点。当观点或不得不藏于背后或被细节之海淹没以后,思想或者变得支离破碎,或者成为细节的牺牲品。当我们指出进入《百家讲坛》的学者大都缺乏思想时,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此一节目的运作机制阉割了他们的思想。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面是,《百家讲坛》的理念和机制其实又对思想型的学者天然地进行着某种排斥。由于转型之后的《百家讲坛》重历史故事的讲述、重传统文化的呈现,被它选中的学者便以文学、史学研究者居多,宽泛而言,这些学者都可以被称为人文学者。而既然是人文学者,即使不对他们提出所谓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之类的高要求,但陈平原所说的“人间情怀”和“压在纸背的心情”起码应该有一些吧,因为这是成为人文学者的底线,但是,进入《百家讲坛》的学者似乎大都没有达到这一底线要求。

 
家园快报 楼市行情 政策关注 购房理财
.
2020年安徽省房地产高品质发展论坛 暨三棵树
2020第七届中国·安徽建筑行业供需对接交流
中环控股“登陆”香港主板 股价气势如虹涨逾
合肥出台新办法规范物业收费
安徽明年计划改造1000个老旧小区
首届安徽省房地产行业毅行比赛圆满结束
首届安徽省房地产行业室内篮球赛圆满落幕
首届安徽省房地产行业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安徽省房地产商会联合克而瑞权威发布安徽省
安徽省房地产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十周年盛
房企近4年最严峻的生存大考:融资额创新低
土地市场陷“保钱袋”与“防库存”两难
“房闹”考验开发商、业主契约精神
楼市一夜入秋二线城市打折促销增多:合肥楼
当巨头只求活下去 悲观情绪浸染地产业
合肥装修备案调整!物价局曝光最新定价方式
40年见证 合肥市城乡居民住房变化
6月70城房价总体平稳 央地联动楼市调控持续
合肥:“组合拳”整治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安徽:前4月商品房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增速“
房地产税试点加快,专家建议深圳杭州海南先
合肥回应购房“刚需35岁限制”:必要时进一步
官方发布!合肥新建商品房摇号细则出台!
合肥楼市新政落地——二手房限购区域确定、
4月15日正式实施!合肥商品房交付全面推行“
农业农村部:严禁城里人利用农村宅基地建别
深圳:离婚房产给无资格一方,3年内不能买房
因城施策,杭州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城市群内落户资格互认来了!这两个城市先下
合肥非住宅改租赁新规 9月起实施 可改民用水
如何判断购房的最佳时机
买房什么时机最合适? 开盘当天往往最优惠
买家办房贷遭遇霸王条款 提前还贷要付3%违约
购房指南之冬季买房:冬季购房的七大好处
80后年轻人月光族应该如何置业买房
购房贷款提前还清后还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二手房装修的十大技巧 打造省钱温馨好家居
年底提前还贷要灵活掌握 享受七折利率别太急
买房前后多担忧 购房小贴士教您如何避免吃亏
降息后1月份房贷不降反升 可向银行索取月供
↑ 图片新闻
↑ 热点新闻
·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问题突出 住建部要求:
·正在建设的合肥五大重点片区 每一片都值得期
·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5城政府负责人
·住建部:保持房地产调控定力 着力解决新市民
·报告称房地产行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过渡
·调控风暴不停 中国炒房客迎来四大“坏消息”
·合肥市今年住宅用地集中出让 供应量不得低于
·楼市去化艰难 南昌市政府出手“自救”
·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监管风暴扩至“新一线
·主管部门督导沪深楼市,“房住不炒”定位进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