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首富王健林:中国三十年创富极致样本
59岁的王健林似乎正处在他迄今的人生中最好的时光,以巨大的财富登上富豪榜首富之位;收购海外电影院线并获得盈利,还可能将它推向海外上市;在青岛集结海外一线明星。他收获了各种瞩目,并一扫各种此前对他不利的传闻。财富排名是一个因不断量变与质变积累的结果,却同时也是向外界传递自己稳定地位与雄心的最好介质。他似乎并不想刻意低调,以在中国怕财富外露的传统氛围中藏锋敛锐。相反,他并不介意走向公众,披露自己的财富历程、公司战略,甚至家庭状况。
王健林的事业轨迹,与这个国家不断的变革与发展的历程重叠而互相印证。他出生于根正苗红的基层干部家庭。少年从军,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中,军人是个前途光明受人尊重的职位。在上世纪 80 年代小平大裁军中,王健林退役并从政。他在军队和从政时已经拥有比较好的职位与发展。他创业前的人生已经为他准备好所有从事商业的素质:适应中国政治环境、了解中国社会、丰富的人脉、执着坚韧而不失灵活、具有铁腕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诸如此类。能在年轻时在政界出类拔萃,进入商海成功不乏其人,王健林无疑是其佼佼者。
接下来王健林的成功商业故事似乎是一个常见的模式,请缨无人接手的政府地产项目,并在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大获成功。他成功改制企业,成功实现了财富转换。此后,他开创了商业地产的模式并走向全国。而今,他携地产成功之利开始布局文化产业,并走向全球。
可以说,某种程度来说,王健林的财富历程代表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一种典型的财富创造路径:脱胎于体制、执掌国有项目、成功转制——这些只是他成功的前半段。接下来,他携机制之利在中国城市化大潮中大获成功,他积极创新模式,大胆开拓,敢于使用杠杆但又保全财务安全、他亲近政治但又与官员保持一定距离。在地产成功之余,他又在文化产业和国际化两个纬度上举起最热门的新事业。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国家所推崇引导的路径贴合。
可以说,王健林是过去三十年财富创造领域的标杆,同时又是极致。他走了一条典型道路——这条道路上行走者与成功者不乏其人。而他又是极致,他成功地将自身禀赋与时代结合,将自己的事业打造到山颠,足以俯瞰中国商业。
接下来,王健林们需要在全球领域去成功,他还代表着中国打造软实力的民间力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只是地产事业之外的一个点缀,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创造的领域。在这方面,足以打造出更巨量的财富。而这一切都与中国转型、中国崛起这样的宏大叙事吻合。
>>对话王健林
福布斯:你如何从一名军人转为一名创业者?军队的经历对目前您做企业领导有怎么样的影响?
王健林:有帮助,比如说守规矩、按制度办事、执行力强。军队特别刻板,按规矩办,不能越规矩,我感觉管理企业,特别是人多的企业,一定要按规矩办事,一定要建立企业的规矩。因此我们万达特别强调制度化,什么都是制度化,而且现在随着信息发展,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我们信息系统里去,什么东西都清清楚楚,员工来了以后,哪件事情该怎么办,这个星期该做什么,下个星期该做什么、下个月做什么,在网络上都清清楚楚。执行力特别强,对我是有帮助的。
福布斯:为什么会选会选择在大连创业?
王健林:我当兵结婚都在大连,那时候觉大连就算是个很好的城市了。愿意留在大连。更主要是在海边,生活在大连确实好,气候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1975年到大连当兵,觉得不错就留下来了。
一直到1986年初,邓小平裁军一百万,那个时候就留大连,第一步没选择直接下海,还有点害怕,还是要到地方去看两年,所以又在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的主任。
|